SCI期刊論文的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你了解多少?431
發表時間:2023-06-05 21:25 由于不同學科以及各學科內部期刊的影響因子差異巨大,對期刊進行有效評估便成為了評價期刊含金量、辦刊水平的必要條件。期刊分區是針對不同學科,依據期刊的影響因子對期刊進行的層次劃分。 無論是從個人績效獎勵、科技成果認定,還是從職稱評定過程角度,都需要參考發表的期刊影響因子以及期刊分區的排名。本文將從論文分區制度的背景、JCR分區與中科院分區的由來與特點進行逐一介紹,并詳細闡述影響因子背后的故事。 目前,我們通常參考的期刊分區有兩種:
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于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為什么要對SCI進行分區,JCR 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又有什么區別呢? SCI為什么要分區? ▲期刊影響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簡稱為JIF)關系圖 圖片來源 | 科睿唯安 在談及JCR分區之前,不得不先談談期刊的影響因子和SCI數據庫。一個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簡稱為IF)是指某一期刊所發表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的平均引用次數,通過計算期刊發表論文所引用次數從而可以評價該期刊整體的學術影響力。 由于期刊的IF每年不斷浮動,把IF定值作為學術評價指標不適合,而且不同學科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差異很大,僅憑IF不能直觀地比較不同領域的期刊。 于是,把同一學科領域的期刊,按IF(影響因子)大到小做排序后,劃分入不同區域。 那么,只要是某領域1區的期刊,就是該領域的頂級刊物,直觀反映該刊在領域內的水準和大致排位。 JCR分區 ▲Web of Science標識 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湯森路透JCR分區。湯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JCR對86000多種SCI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統計。 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每個學科分類按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Q1、Q2、Q3和Q4四個區: (湯森路透分區法) ?影響因子前25%(含25%)期刊劃分為Q1區; ?影響因子前25%~50% 為Q2區; ?影響因子前50%~75% 為Q3區; ?影響因子75%之后為Q4區。 影響因子最初是借助期刊論文發表量和引用量進行排名,盡管受到科學界的廣泛推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 收錄了較多的美國及英文期刊,對于其它國家發行的刊物收錄較少,表現出明顯的美國中心論; 2. 不同期刊的發行周期有所不同,沒有進行有效修正,且期刊的統計周期往往很短,對于一些研究跨度較長的學科不公平,因此現在也同時出現了兩年影響因子、五年影響因子; 3. 部分期刊自引率過大,沒有對文章類型進行區分,使得一些期刊發表大量的綜述論文從而提高影響因子; 4. 不同學科高影響因子期刊比例各不相同,且影響因子也有明顯差異,從而導致發文難度差異大。 中科院分區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 圖片來源 |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官網 中科院分區目前分為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先向大家介紹基礎版。 中科院分區(基礎版)先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 大類。 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3年平均影響因子高低,分為4四個區: ?影響因子前5% 為該類1 區; ?影響因子前6% ~ 20% 為2 區; ?影響因子前21% ~ 50% 為3 區; ?影響因子后50%為4區。 顯然在中科院的分區中,1區和2區雜志很少,雜志質量相對也高,基本都是本領域的頂級期刊。中科院分區中四個區的期刊數量是從1區到4區呈金字塔狀分布。 ▲中科院分區與JCR分區(科睿唯安分區)的對應關系 中科院分區升級版在2020年1月公布,在基礎版的基礎上做了以下調整。針對期刊收錄范圍,升級版由基礎版的只收錄SCI期刊,擴展為收錄SCI期刊和SSCI期刊。 針對學科分類,升級版將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針對分區標準,升級版由基礎版的按照影響因子分區,改為了按照期刊超越指數分區。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分區目前屬于過渡期,基礎版和升級版均在更新和發布。2022年起,將只公布升級版。 JCR分區與中科院分區的差異 1. JCR分區為平均四等分,中科院分區是“金字塔”形四分法,同樣是一區的刊物,中科院一區和JCR一區的劃分可以理解為——中科院分區按照三年內平均影響因子進行刊物劃分,排名前5%即是一區刊物,而JCR則是根據當年內影響因子進行刊物劃分,排名前25%即為一區刊物; 2. JCR分區既可以按照影響因子排序的分區(JIF),也可以查按引文指標排序的分區; 3. JCR中按影響因子分區只有SCI和SSCI期刊,按引文指標分區有SCI、SSCI、A&HCI、ESCI期刊; 4. 中科院分區的基礎版只有SCI期刊,升級版包含SCI和SSCI期刊,自2022年起,只發布升級版分區表。 一般而言,分區位置越高, 期刊的影響力越大, 命中率也相對較低,有利于鼓勵科研工作者向各學科的高水平期刊投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科研機構與高校學術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可以看出科研工作者在所在領域從事研究取得的成果。 [公眾號:南寧文都考研]以上內容整理自科睿唯安官網、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等信息,僅供學習分享,如有誤差/侵權,請聯系本公眾號進行修改與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