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官宣:大學學費上漲!全球學費都在漲,有高??鞊尾黄痣娰M?11
發表時間:2023-07-07 10:41 高考結束,又到了查分填志愿的關鍵時刻。2023年與往年最大的區別在于,很多家長發現,高校學費都上漲了。 更有網友驚呼:不看不知道,大學,真的要讀不起了。比如上海當地的華東理工,已經公告將部分理科、工程和體育專業新生的學費提高54%至每學年7700元,將文科專業學費提高30%至每學年6500元。 (來源:華東理工官網) 近日,上海市組織召開優化公辦高校本??茖W費形成機制聽證會,會上提及:23年起,公辦高校本??破骄鶎W費上漲,調幅約33%。不止是上海,近年各地大學學費標準“漲”聲一片,引發各界關注和議論。
由于擔心高校學費攀升會給學生增加負擔,在2007年,教育部曾要求高校學費五年內不得上漲。然而“限漲令”到期后,各地高校又出現“報復性上漲”。2012年后,部分省份隨之啟動了學校收費標準調整,學費漲幅多在20%-35%之間。各相關省份大多是根據不同專業制定了不同的學費標準,不同專業漲幅不同。 全球學費都在漲,有高??鞊尾黄痣娰M 不只中國內地的大學在漲學費,中國香港、日本、美國等地的大學近年也在調漲,只不過程度各有不一。在中國香港,據《香港文匯報》整理,香港各大學2022-2023學年學費皆有一定程度上漲。 香港科技大學2022-2023學年內地本科生學費上漲10.7%(學費從14萬港幣調漲至15.5萬港幣),香港大學則上漲6.4%(學費從17.1萬港幣調漲至18.2萬港幣),香港城市大學上漲3.6%(學費從14萬港幣調漲至14.5萬港幣)。 (來源:香港文匯報所做的香港各大學學費) 相比于港本,內地生更青睞的港碩漲幅同樣明顯。香港大學會計學和市場營銷碩士的內地生學費,從33萬港幣漲到了36萬港幣;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碩士從15.5萬港幣上漲至16.2萬港幣。 有熟悉陸港兩地的大陸學生表示,內地高校今年漲價之所以漲幅比香港明顯,是因為香港各高校每年都在小幅上調學費,而內地學費的上調則在近兩年極為集中。和內地一樣,香港高校漲學費的邏輯,也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學費收入保持學校的收支平衡,維持良好的運營。 在日本,則出現了以私立大學為中心學費上漲的情況。日媒《朝日新聞》于2022年10月出的一份調查顯示,日本485所受調查的私立大學中,有22%回答會在5-10年內“全專業”或者“部分專業”漲價。另有日本教育團體統計,實際上日本的私立大學在過去7年本身就處于學費連續上漲中。 日本私立大學的收入結構是8成來自學生學費。對于漲價理由,代表性的私立大學稱“疫情3年學費一直未漲,但因日元貶值、導致能源費在內的成本一直在漲,學校經營已經到了極限?!?/span>日本國立大學因為辦學主旨是“高等教育、機會均等”,受訪國立大學中只有1%回答將漲學費,公立大學沒有回答將漲學費。有日本教育調查機構指,日本國立大學的學費自2005年以來就一直處于平穩的狀態。 日本國立大學的收入結構是40%來自國家的財政補助,學生的學費占到收入結構的14%。看上去十分美好,不過實際上日本的部分國立大學因來自日本政府的補貼減少、部分學校已經陷入經營窘迫的極限。以國立的東京藝術大學為例,該校是日本頂級的藝術大學(1887年成立)。在2019年度將學費上漲了20%,然而該校今年2月爆出,將撤去2間音樂練習室內的鋼琴。原因是日本能源價格高企,導致學校電費陷入膨脹狀態。 在美國,據 U.S. News 的一項年度調查數據,在 2023-2023 學年,美國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大學平均學費都有所上漲。其中排名比較靠前的公立學校,學雜費漲幅明顯較小,在1%及以下,而私立大學的平均學雜費漲幅約 4%。美國國內有聲音指,該漲幅今年有放緩。但如果把時間線拉長,近20年來,美國私立大學的平均學雜費上漲了144%,公立大學的學雜費上漲了171%。今年,哈佛大學今年本科學費由52659美元上調至54269美元。2023-2023 學年,耶魯大學的本科學院就讀總成本上漲至 80700 美元,相比去年 77750 美元,漲幅約3.8%,其中學費為 62250 美元。 高校的辦學成本到底是多少? 在大家的議論中,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高校的辦學成本到底是多少?這個問題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我們你可以參照一些東西增加了解。 上海:上海本次在優化公辦高校本??茖W費形成機制方案中就明確,上調學費標準的必要性之一即是出于健全成本分擔機制的需要。根據成本監審結果,上海2019-2021年監審的10所高校生均教育培養成本年均約為6.4萬元,學費占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約為8.4%,明顯低于規定的“學費占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比例最高不得超過25%”的上限。 參照一下民辦高校的標準,民辦高校實行非營利性辦學,是民辦高等教育公益性的集中體現。以下是北京、上海、廣州三所民辦本科高校的收費情況:
這3所民辦本科高校都聲稱不謀求任何經濟回報,辦學經費全部用于所在高校建設與發展。以上這些都是對辦學成本很好的參考,然而各地區經濟發展和各校辦學情況差異很大,不能一概而論,目前對“高校的辦學成本到底是多少?”這個問題,確實沒有準備答案。 根據2021年,被統計民辦本科院校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均值為3571.53元。 不過,我們知道,我國公辦高等學校經費收入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但現階段在各省市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背景下,僅靠地方政府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并不現實。所以,學費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大學學費上漲對于城市里的多數家庭來說,也許還能承受,但對于出身于農村家庭的多數考生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為了培養選拔優秀人才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上大學,各級政府和各類高校都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學生資助政策,實行“獎貸助勤補免+綠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資助,這很值得大家關注。 [公眾號:南寧文都考研]以上內容整理自36氪、最新政策信息解讀、麥克思研究等信息,僅供學習分享,如有誤差/侵權,請聯系本公眾號進行修改與刪除,謝謝! |